1. 主页 > 自学考试 >

2024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据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的了解,《2024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笔记总结》,原来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自考汉语言文学的考试科目,自考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备考复习,考生也可以参考以下常考知识点进行复习。

2024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汇总

第一章

一、“54”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二、胡..、陈..秀、刘..农、周..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个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提出文学应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和研究。胡适、沈尹默、刘半农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

三、“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沉钟社成立于1924年。鲁迅寓之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其他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团,如湖畔诗社、新月社。湖畔诗社(1922)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1927年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闻一多、徐志摩倡导新格律诗,余上沅等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创造社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是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四、“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北京,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人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批评家有沈雁冰和郑振铎。

五、“创造社”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主观个人抒情色彩。

六、“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西方文学的译介客观上也培养了人们对于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习惯。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入手。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七、“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2)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被“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为艺术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观念所取代。(3)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创作方法进行了多样化探索,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4)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八、“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了对林纾为代表的守旧分子的斗争。林纾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九、语丝社《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的散文作品: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通信、日记、序跋、短评、小杂感等等,特别是小品、随笔和杂文刊登最多;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各篇,也是陆续在《语丝》上发表的。

第二章

1. 茅盾小说创作的特点:(1)关注时代风云变幻。表现重大题材。(2)结构恢宏阔大。(3)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4)在茅盾的影响下,出现了“社会剖析派小说”。

2. 《子夜》的艺术特点:(1)纷繁复杂的人物世界、宏大宽阔的社会场景、气势宏伟的艺术构架。

(2)对于生活场景的准确描写。(3)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把握。(4)通篇运用象征。(5)在描述工人阶级和农民生活场景时显得较为单薄,人物形象存在概念化缺陷。理念化色彩强烈。

3.《激流三部曲》的艺术特色:(1)很高的典型化程度。(2)抒情化方式,注重发掘人物内心世界。(3)在结构上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4)在风俗画的描写中寄寓强烈的道德评判。

4. 《憩园》艺术风格:(1)同情多于愤怒,叹息多于批判,凄美抒情的调子,文字舒缓婉约。(2)构思别具一格,把两个互不相关的家庭故事扭结在一起。(3)总叙述者“我”,一方面冷静客观叙述,一方面以局外人的身份评说。

5. 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1)老舍是北京市民文化的表现者和批判者。(2)幽默小说家,悲喜剧相交融、讽刺与抒情相渗透,语言的机智与哲学的观照熔为一炉。(3)北京口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6. 《四世同堂》艺术特色:(1)长河奔流的结构。(2)在人物关系设置上,以小羊圈胡同祁家四代人的生活为中心,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

7. 沈从文小说的题材内容和主要艺术特色:(1)在题材处理上,善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痛苦。(2)

散文化的特征。(3)熔写实、记“梦”、象征于一炉。(4)体式丰富,语言古朴简峭。

8.《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表现手法:(1)人生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展开的。(2)并不平 静,故事情节包含了强烈的悲剧性。(3)故事时间是静止的,叙述是独特的。(4)表现人性之“常”。

9. 《雷雨》艺术特色:(1)独特的结构艺术。“回溯法”。(2)丰富的潜台词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3)追求戏剧的诗意。

10.《日出》:陈白露:中心人物,美丽聪慧。一方面,珍藏着美好的记忆,骄傲和正义感;另一方面,要享受,不愿走出豪华的休息室。陈白露的死,是人性被金钱社会的罪恶魔爪扼杀、泯灭的悲剧。

以上就是自成学历信息网为您收集的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的相关信息,可持续关注自成学历信息网(www.zc77.cn)。

声明:本站为成考自考学历交流信息网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本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和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实际情况以当地权威机构部门、院校公布的信息为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