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教育资讯 >

今年端午节不调休了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据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的了解,今年端午节不调休了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原来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今年端午节不调休了,五一调休的五天假期可以说是让大家吐槽不断,马上端午假期也要来啦!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的相关信息,快随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端午节不调休了

今年端午节6月12日至14日共放假3天,不调休!之后还有9月份的中秋节,还有7天的国庆长假。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多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比赛中,鼓声急促,众桨翻飞,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你追我赶,不相上下 ,既是竞渡游戏,亦是以祭神与乐人的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英国等。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了首届国际龙舟节。此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将赛龙舟列入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又一传统习俗。各地包粽子的用料、粽子的形状不尽相同,花样繁多。如包成牛角状的叫角粽,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称筒粽,包成四角形的叫四角粽,放肉的叫肉粽,放枣的叫大枣粽……统称叫粽子。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有用大黄米(粘黄小米)的,还有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时,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包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包粽子的用料已由菰叶变为箬叶,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粽子米里已开始加上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益加丰富多彩。

从古到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来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大枣和小枣的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肉粽子最有代表性。现在交通这么发达,网上交易红火,就是西北地区的人想吃南方的粽子已不是什么难事。大家也可以学习包起来。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三、悬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喝雄黄酒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房檐下,或悬于堂中。端午节前后是一年中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智慧的古人通过这些方式来达到驱邪避瘟的作用,为健康保驾护航,具有一定养生意义。

艾,又称艾蒿,有野生的,也有家种的。它的茎、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油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艾柱”是中医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现美容馆及养生会馆都用艾柱为顾客祛湿寒、理气血。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饮雄黄酒的习俗,以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四、吃鸡蛋、撞鸡蛋

因为蛋形如心,民间相传吃啥补啥,吃蛋生心,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端午节吃蛋一方面是为了图吉利,祈祷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则是改善生活。最早主要是吃鸡蛋,后来就每逢端午,都要煮上各种蛋,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端午节吃鸡蛋代表着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而传说在吃煮鸡蛋前做撞碰鸡蛋的游戏非常吉利,胜出者更会迎来好运。当然,玩过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挑选大个的、瞅着比较坚硬的蛋,用实心的小头那端去撞。

五、挂五彩线、葫芦、走马芹、佩香囊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会给小孩手腕、脚腕、脖子上戴五彩线,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线是用青、白、红、黑、黄五色丝线编成,代表木、金、火、水、土,又象征东、西、南、北、中,民间认为它蕴涵着五方神力的庇护,称为“五彩龙、”“长命线”,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吉祥平安。后来便不再仅仅用这五种颜色,只要是五种线,越新鲜越好,小孩子更喜欢。实在没有,那就只要五种颜色的线就好了。有的挂上小桃核或铃铛,特别漂亮。尤其是挂铃铛的,随着身体的移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随着社会的进步,五彩线也不断创新,现在都编五彩绳,既结实又好看。

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恶月,天气炎热,易生疾病。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当之后的第一声雷声中,剪掉的五彩线随水冲走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不吉利的东西,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好运会伴随一年。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本为藤本植物的葫芦,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葫芦挂在家里或门口或戴在身上,能避邪驱瘟、带来好运。

走马芹,别名又叫野白芷、野芹菜花、毒芹根等,具有祛风消斑的功效。走马芹为剧毒植物,只能外用,不能内服。据说端午室内悬挂走马芹有驱赶蚊虫的功效。

端午节小孩佩带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总之,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全体放假三天。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综上就是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整理的全部关于今年端午节不调休了和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的内容,想了解更多端午节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自成学历信息网哦,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本站为成考自考学历交流信息网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本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和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实际情况以当地权威机构部门、院校公布的信息为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