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的了解,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思路方法 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技巧,原来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思路方法,5月21日,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17天,高考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近期,我国教育部在语文教学方面也做了相应改革和教学策略的调整,面对高考语文应试,主观题的答题能否有有效策略和方法呢?
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思路方法
在教育部新版发的《通知》指出: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这就意味着,2021年高考仍然考察基础,但是会变化情境,即是变换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从独特角度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察,今年这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情境,明年那样问。使问题陌生化,即用陌生的问题考察熟悉知识,着重考察同学的思维品质,要求同学们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可是这些设问方式,师生都没见过,就成为群体性的软肋。
通过一二轮复习,我们已经基本熟知文学类文本主观题答题的步骤和模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同学依旧不能有效得分。
细究下去,有以下问题:
1.缺少对文本的深度梳理,认识肤浅,思辨意识浅薄,不能扣住问题本质。
2.对于题干中出现的“陌生”问题,找不到教材和平时练习中的衔接点。
3. 答题机械生硬,不能紧扣得分点。答案没有条理,错字病句时有出现,点与点之间有交叉重复。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2周,我们应该如何破解文学类文本主观题,笔者认为,只有拨去“设问方式”的种种浮云,深入分析文本,直击问题本质,精准作答,才能寻得真章,在最后的时间高效复习,获得高分。
一、整体阅读,问题引领,全面考察,深入咀嚼。
在阅读文本时,同学们首先一定带着问题去阅读:何时(作者时代、故事时间,两者有何交集)?何人(哪些人)?何事(哪些事)?何形象性格(主角?配角?两者何关系?)?作者为什么写?从而抓住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内在联系,去分析作品主题,搞懂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2019年全国卷I高考题《理水》为例:
何 时:作者创作时代——193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3年,黄河决口,受灾达60余县,受灾人口300多万。
故事时间——洪灾之时,水利官员考察洪灾回京后,在水利局接风的筵宴之上。
二者交集:借古讽今。
何 人:主角——禹;配角——水利局其他官员、禹的随员
何 事:大禹和随员经过考察回京,决定以导法治水,在水利局大厅筵宴上,和其他官员展开对话,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何性格形象:大禹及随员——外表黑瘦,坚毅实干、求实苦干
水利局官员——外表白胖,官僚主义作风、空谈守旧、不顾民生、贪图享乐
主 题:赞颂以大禹为代表的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讽刺批判昏庸守旧、贪图享乐、无心为民的官员。表达对大禹这种艰苦实干、为民请命的担当精神的崇敬之情。
创作意图:借坚毅实干、一心为民的大禹,展现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借水利局的官员的昏庸贪婪、守旧无能,无视民众死活,粉饰现实灾难,反对大禹治水来勾勒30年代的官场群丑图,揭露国民党祸国殃民的统治实质。
以问题引领来对全文进行整体分析,就能准确地击中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快速读懂文本的目的。
二、拨云见日,回归《考试大纲》,锁定考点,找到试题与教材及练习的衔接点。
在读题干的时候,要将题干信息和《考试大纲》中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各层级的考点对应,迅速锁定该题的考点,找到试题和教材及平时练习的衔接点,从而明确答题方向。
以下表为例:
试题
题干
考点
教材衔接点
练习衔接点
2019年高考全国卷I《小步舞》
9.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环境描写在情节方面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本身的作用;2.环境对人物的作用;3.环境对情节的作用;4.环境对主题的作用。
2019年高考新课标III卷《到梨花屯去》: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2020年高考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考察文学类文本标题的作用
《项链》:标题为物象,即是核心意象,理解其表层及深层含义,起到线索作用。
《祝福》:1.与情节紧密联系,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和祝福的吉祥欢乐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主题。
2016年高考全国I卷 11(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1年云南省第二次省统测《白轮船》
9.小说在叙事方面有哪些特点
鉴赏小说的叙事技巧
《林黛玉进贾府》:叙述视角的转换
《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祝福》:第一人称,见证人视角
《最后一课》: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三人称
《边城》、《老人与海》、《梦游天姥吟留别》:现实与幻想(梦境)的交织
《鸿门宴》、《项链》:主线分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层层设悬
1.2016年高考全国III卷《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2017年高考全国I卷《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备考建议:
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对必修教材中的小说篇目和近三年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所涉及的小说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做一个梳理,夯实基础方能适应考试的万变。
2. 利用好高考真题,试着以出题人思维去审视真题,尝试从更多的考点角度来自己出题。例如《理水》一篇,就可以从如下角度来出题:人物细节刻画、配角的作用、情节的作用、段落作用及语句含义等等。
三、 学会分析,审清“陌生”问题,厘清关键词,找准答题要点。
所谓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成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方式。同学们恰恰是卡在了“陌生”问题上,审题囫囵吞枣,答题自然模棱两可,离高分当然就距离甚远。面对“陌生”化问题,首先切勿紧张,不妨利用分析,分而治之,通过厘清关键词明确考点,抓住提示性语言,即可迎刃而解,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以下表为例:
试题
题干
“陌生”问题
关键词(考点)
提示性语言
简析
2018年高考全国I卷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好处
叙述方式:即正叙,倒叙(《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插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意识流(《变形记》)
历史:叙写赵一曼的内容
现实:叙写“我”的所见所闻
主题: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人物: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叙事效果——真实性: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2020年高考全国I卷《越野滑雪》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文学创作中的“冰山”理论
情节安排:即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安排。
效果:要从情节本身、凸显人物、深化主题、读者角度考量。
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即显性的作者直接写出来的情节
没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七:即没有直接写出的情节。
显性情节:详写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节——可见二人技艺高超。描写二人在小酒馆一再相约,可见二人对滑雪的喜爱和期盼,而又一再说没有机会了,又表明内心的颓然和怅惘。
隐形情节:为何不能在滑雪,两人年龄身份,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
效果:作者的留白,即引发读者的想象。
四、综合考量,条分缕析,精准答题。
在作答时,无论面临什么具体的文本和陌生的问题,同学们都要在牢牢把握的文学类文本文体特征的前提下,综合考量,一定要把标题、情节、人物、环境、语言和主题等方面及其内在联系放在一起全面思考,根据题干要求,明确作答角度和要点。
例如:2021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中第8题:请谈谈本文“童话”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综合考量,条清缕析的方法,即可从如下方面来作答:
人物——以儿童和儿童化的人物为主要形象;
语言——以儿童化的简洁、浅显来叙事,多用叠音词和短句。
叙述视角——以儿童为叙事主题,呈现生活美好、温暖的一面。
内容——以儿童的眼光,创设童话般的情境。
在最后的一个月中,同学们要重点训练答题规范:
首先每条答案一定按照“观点(要点)+陈述”的形式呈现;
其次答案要条分缕析,合乎逻辑,每条之间不能重复;
最后每条用数字标出序号,每条另起一行,做到条理明晰。并且书写清晰工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力求完美。
综上所述,应对文学类文本主观题,牢牢把握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宏观上锁定考点,微观上综合考量文学类文本的诸个要素,厘清关键词,找准答题要点。相信每个同学就能拨开设问上的种种浮云,寻得解题的真章,就会如庖丁一般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地解答好文学类文本的主观题。
以上是有关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思路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持续关注自成学历信息网(www.zc77.cn)。
【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思路方法 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技巧】相关推荐文章:
声明:本站为成考自考学历交流信息网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本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和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实际情况以当地权威机构部门、院校公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