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的了解,体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体育教育资源不均衡,原来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体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众所周知,在中考或者高考,乃至高校的强基计划考试中,体育都是必考科目,但随着初高中体育课常常被挤占用作他用,我国体育教育资源的分配越来越缺乏均衡,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具体有哪些负面影响呢?具体详情,请见下文。
体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截至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小学生6.5%,初中生14.5%,高中生11.8%,而大学生为30%,为何会有这种变化?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最高,大学相比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有明显下滑。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小学生没有任何升学压力,小升初都是就近就便入学,不再举行入学考试和升级考试,所以在小学里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安排没有那么紧张,课余作业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小,所以小学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而初中到高中,学习压力在进一步提升。另外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习惯也没有养成,所以课业负担加重,再加上升学压力,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就会出现明显下滑。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最差,是因为“懒得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在人们的期望中,大学生没有了更高的升学压力,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可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学体育课只有一二年级有,而且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大学里学生的生活兴趣更加丰富多彩,很多人会更多地受到学业或其他事情的吸引,而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参与非常少。这可能是到了大学之后,反而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下滑的原因。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实现?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我们要把原来已有的政策变成管理项目,要求各地各校真正抓好落实。我国校园体育教育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师资和场地设施不平衡不均衡,现在首先要求要把课上好,同时要充分保障活动时间。这样,尽管在老师并不那么专业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去组织一些相关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我们也鼓励因地制宜地把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主要是要确保孩子能够学会一到两项的专项运动技能,同时能够保障他们的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这是硬指标,我们希望各地各校加强督导,而且要把落实情况作为学校、校长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如何解决体育教师缺口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如何解决?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①国家和教育部鼓励各地制定学校体育教师强化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能够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这是一个硬性要求。②现在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推出了很多相应解决办法,包括有的地方政府专门拿出事业编制,由政府来购买服务,去聘请体育老师,再分到各个学校。③国家的支教计划也在不断推进,同时也鼓励社会各界有志于做学生体育方面指导的人,能够参与到工作中来。我们要多管齐下,确保学校的体育课和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按时如期进行。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要有“健康副校长”,是强调专业?还是专项?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健康副校长既强调专业性,也强调专项性。健康副校长不一定是学校的副校长,而是由学校聘任包括卫健部门、医生、安全等等方面的专门人士,让他们兼职健康副校长,来指导学校开展好健康教育、卫生管理,包括校园的体育活动。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如何指导政策不断改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都相应出台了一些规范或者约束性文件,也指导各地制定确保学生体质健康的文件和指标。这个数据其实是为了服务于我们,一方面是监测,我们的目标到底还有多远?每年的变化是什么?从这些数据来看,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确实是在好转,但肥胖的问题、近视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从中小学来讲,最突出的主要是:①要真正加大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力度;②一定要把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降下来;③政策扶持、政策保障,督导也必不可少。
加强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等重要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心理健康问题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大相似性,如果一个人久坐不动,而且课业负担过重,又没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他不仅身体会出问题,精神上也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说“一增一减”,增加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其实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同等重要。
以上是有关体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持续关注自成学历信息网(www.zc77.cn)。
声明:本站为成考自考学历交流信息网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本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和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实际情况以当地权威机构部门、院校公布的信息为准。